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18日电 (刘雨珊 高那清 周冰)进入十月,正是饲草料储备的黄金时期,新疆巴州牧民抢抓有利时机收割饲草,扎实做好牲畜越冬的饲草料储备工作,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
眼下正是饲草料储备的黄金时期,新疆巴州的牧户抢抓有利时机收割饲草,扎实做好牲畜越冬的饲草料储备工作,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申凯龙 摄)
连日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的牧民正忙着收割饲草,巍峨的雪山脚下,两千余亩的牧草场上机械穿梭,热闹非凡。
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哈尔其克说:“我们一天大概打包的话,也就是1500捆,一天能挣2000多块钱。”
牧草地里、草料库内一辆辆装载饲草料的车辆不停地进出、来来往往看草买草的牧民和装卸工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申凯龙 摄)
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党支部书记巴都说:“我们当前进行的备草备料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牲畜能够安全过冬,另一方面是为了明年接羔育幼做准备。”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储备饲草料成为牧民开展畜牧工作的重要一环。牧草地里、草料库内一辆辆装载饲草料的车辆不停地进出、来来往往看草买草的牧民和装卸工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
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牧民巴图乔龙说:“我们家有400多只羊,200多头牛,今年草料准备的特别充足,心里面也踏实了。”
趁着天气晴好,这两天,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的牧民正忙着收割饲草,巍峨雪山脚下,两千余亩的牧草场上机械穿梭,热闹非凡。(申凯龙 摄)
根据新疆巴州畜牧工作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巴州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饲草料的收割及储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截至目前,已贮备饲草料和制作青贮共计200万吨。(完)
中新网江西彭泽10月18日电 (董作明 欧阳玉霞 王剑)十月金秋,又是“满手都是蟹膏香”的“吃货季”。长江南岸,素有“七省扼塞”之称的江西省彭泽县,各地客商、老饕纷至沓来,只为采购、品尝当地肥美的江水螃蟹。
近年来,“靠水吃水”的彭泽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囊括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块“国字号”招牌,成为该省现代农业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基地的带动下,彭泽当地养殖户们都严格遵守江水螃蟹的养殖模式,使产品具有天然、绿色、健康的优势。受访者供图
从彭泽县城驱车20公里,进入马当镇船形村,“江水螃蟹基地”的招牌很是亮眼。从“涨水帽子不见顶,退水泥沙满膝盖”的旧貌,到“绿水青山养好蟹,亩产轻松破万元”的新颜,当地江水蟹产业有什么“致富密码”?
2018年3月26日,洋船头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与本村懂管理、会技术、有资金、熟市场的经济组织或“种养加”大户进行合作,合作社将资金以优先股的形式参与入股发展产业基地。贫困户优先入股、优先分红、优先务工带动5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2019年,当地注册了“洋船头”江水大闸蟹商标,2020年成功申报了有机认证。在基地的带动下,当地养殖户们都严格遵守江水螃蟹的养殖模式,使产品具有天然、绿色、健康的先天优势。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船形村目前江水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00亩。受访者供图
经过几年的发展,船形村目前江水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00亩左右。
洋船头江水蟹养殖基地负责人梅山告诉记者,“今年江水蟹的市场行情不错,以半斤重母蟹价格为例,每斤批发价超过百元。预计,综合亩产效益达到1.5万元左右。”
“村里有超过100位乡亲成了我的线上‘经纪人’,在家务农之余通过朋友圈、抖音推广卖蟹,增加了一份收入。”梅山表示。
为了确保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基地在省市水产部门的帮助下,从2020年起,基地成功培育长江中华绒螯蟹种苗,成为集育、养、销一体的长江中华绒螯蟹大型养殖基地。“蟹苗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销售给当地养殖户,也带动了更多人增收。”
与此同时,彭泽当地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虾蟹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旅游民宿、农家乐等下游产业,带动了当地乡村振兴。
江西省彭泽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彭泽县大力推行新乡贤+“产业引领”模式,打造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馈的“归雁经济”,一大批乡贤回乡创业成为致富“新农人”。(完)